廿一史彈詞註
http://club.xilu.com/wave99/msgview-950484-28242.html
成都楊慎用修編著
漢陽張三異禹木增定
男仲璜別麓註 伯琮鶴湄訂 叔珽鵠巖參
孫坦含坤章 坦麟畫臣 坦骢青御 坦熊男祥同校
廿一史彈詞註舊序
廿一史彈詞註序
明紀彈詞序
彈詞註序
彈詞註凡例
卷一 第一段 總說
卷二 第二段 說三代
卷三上 第三段 說秦漢
卷三 第三段下 說秦漢
卷四 第四段 說三分兩晉
卷五 第五段 說南北史
卷六 第六段 說五胡
卷七 第七段 說隋唐二代
卷八 第八段 說五代史
卷八 第八段下 說五代史
卷九 第九段 說宋遼金夏
卷九 第九段下 說宋遼金夏
卷十 第十段 說元史
明紀彈詞註卷上
明紀彈詞註卷下
彈詞註後跋
廿一史彈詞舊序
世傳用修戍滇南,常傅胡粉、支髮為兩角髻,行歌市中。余竊疑之,謂賢達何放廢如是?及得用修廿一史彈詞,喟然歎曰:用修行吟自廢,豈無意歟!夫世之删史者,不過節約其文與事,備勸戒、便觀览而已;用修不然,先之以聲歌,繼之以序說,雜以里語街談,檃括參差,自然成韻,似正似諧,似俗似雅,似近似遠,其意豈徒以自廣已哉!蓋痛古今之須臾,悲興亡之倏忽,而横目之民悠悠以難悟也,故為曼聲以送之,使言者足以感、聞者易以思。殆懷屈子沉湘之志,而復能自脫於莊列達生之旨,不失真正,而亦不傷其生者乎!夫用修以元輔子,擢制策首,其一時寵遇,豈不盛哉?及一朝遣戍,終老南裔,無望賜環,彼聰明才悟,殆有過人者也。見夫菀枯華落,陵谷變遷,轉眼無定,不以此一死生齊物化,而徒怨歎感憤,以怼君父,而夭其生,則似愚矣。故託往事藏來者短詠長歌,傀儡千古,披髮行吟,以自全而不以為恥。嗟夫,世何常語,亦何常談,言解紛利在微中!世有奸雄,懷禍亂而不悔,如焚原烈澤,不可向邇;一旦庸夫孺子巷陌之謠,片言入耳,向日凶燄,輒烟銷灰冷,不待黄泉而氣息已盡。何哉?誠有以動其心也。凡人暗於自見,未有不明於見人,今觀用修所述累累萬餘言,上自鴻龐,下迄勝國,其間皇帝王伯,忠孝賢聖之驅馳,亂臣賊子之縱横,戎狄盜賊之生滅,靡不兼總條貫。其詞可竹可絲,可語可笑,至於重復悲慨,凄其斷絕,令人一而歎再而悔,如雍門之哦,一市人皆泣;如越石之嘯,羗胡皆涕泗沾衣,投戈北去,而不自知其哀痛之何從也。是真所謂情深於騷,而用廣於騷者歟!时初夏,余方晝臥北窗下,聽黃鹂歌金縷,忽忽睡去,夢身至堯禹所,左右臂化為皋夔共驩,轉屬遷换,下至莽操懿溫,尿溺轉化,與同作賊,旋復剖心出視,變為禰衡諸烈士。又變作庭前舞馬,殿下孫供奉,興兵仗劍,撾鼓掀衣,殺賊駡賊,城郭山川罔不遍歷,侯王將相東討西征,屠戮誅夷,生死死生,不可勝數。旋及爪髮毛毫,反復變化,覺帝王聖賢所為甚苦,欲旦暮解脫,不可即得。又覺莽操懿溫,亦無樂境,刀鋸焚炙,無有苦惱。俯視北邙高墳卑塚,白骨枯骸,皆身受享所過,不復悲憶。輒復歌曰:將軍戰馬今何在,野草閑花遍地愁。忽然驚寤,則兒子鼎持此詩話歌且讀於旁也。推枕而起,黃鹂在樹,花影當庭,拭眼悲悔,謂聲塵不淨,耳受乃為身受,夢作即同真作,因歎黃粱一夢,果不欺人,鼠肝蟲臂,俱為蝶化。慨然有赤松安期之想。噫,人生若朝露將晞,古今三百二十七萬八千餘年,亦剎那間事,但聖賢豪傑於夢中得好光景耳。若漢唐宋來亂臣賊子、朋黨交傾,正如迷人夢入惡境,顛倒呻吟,不能自醒。昔用修既放,一時諸臣多貴盛者,爾時君臣相得,不啻魚水,然其賢者既憂讒畏譏,不肖旋被褫斥,甚而藁街為戮,名在丹書,凄涼千載,悲夫賢愚共盡,黃土悠悠。以視用修傅粉悲歌、漁樵唱和,猶贏得一場清夢也!時天啟癸亥九日古吳宋鳳翔羽皇題
廿一史彈詞註序
文體之有正變,謂非時遇之順逆使然乎。何以明其然哉?時際休隆,珥筆纂述,則即以胸中瑰瑋發為文章,彤管流徽,賡揚盛事,此遇之順而文之正也;不幸而為孤臣孽子,憂讒畏譏,或招沉湘,或悲賦鵩,致寄慨於蟲魚,因寓情於草木,其遇則逆,其文則變,所固然也。然遇有順逆,文有正變,而皆以不外勸懲扶正人心者,乃足歌詠於不衰。余居恆披史,每思數十家之浩繁,讀者猝難竟業,思得一指南捷訣,俾羲軒而下、元明以上,條分縷析,言約旨該,觀者瞭如指掌,誦者洋洋盈耳,於以引掖兒輩、祕之家塾,卒戛戛乎難之。乃偶於書肆断簡中,得用修楊先生廿一史彈詞,而竊歎先生之先獲我心也。先生以元輔令嗣,舉制科大元,為天下第一聞人,不幸以議大禮放廢,著書一百零九種見行海內。而彈詞一書,胡未之载?或曰:此先生不得志於時之所為也。零裁雲錦,碎剪冰紋,恐類詼諧、涉嘲謔,故祕而不傳,未可知也。予曰:不然,文體雖變,而大義不渝,即如虞書府事,嘗著功於九歌;毛詩三百,皆不離乎風雅。況先生博綜記载,檃括微言,褒貶一法春秋,而不必有知罪之懼;論列無殊班馬,而不必操著作之權。故變幻參差,縱横絕續,止借里謠巷詠,以抒其弔古談今之懷,意不主於詼諧,而實藉以提撕告誡;語非取於嘲謔,而有裨於羣怨興觀。其聲可供絲竹,而其義可作箴銘;其謳吟悲慨,可醒愚婦愚夫,而禾黍流連,亦可悟賢君賢相,欷歔往古,接引將來。先生雖不顯居其名,而其功遂出全史下哉?倘後之讀史者,不為昭揭而使珠玉沉埋,謂非表章者之責乎!幸秀水諸公,什襲家笥,用光剞劂,庶不負作者苦心,並可為讀史者之津梁矣。獨是先生以曠世逸才,擅一代著作手,極往古來今興亡治亂之推遷,以及正閏偺竊之升沉,數十百家,言人人殊,而先生按節諧聲、引商刻羽,出之一唱三歎,寓至微於至顯之中,藏至奇於至平之內,是非全史博通、五車淹貫,能窺此乎?第恐初學涉獵未週,達此失彼,將先生為勸為懲、扶正人心之意,把卷茫然欲臥者矣。爰命璜兒一一詳為註釋,務使事實可稽,義蘊昭晰。歷寒暑、數易稿,而書始成,雖全史蘊藉未易表著,而屬詞比事,先生之苦心庶幾若睹矣。嗣有知者,謂先生約眾史之班駁,為便覽之新聲,俾讀者事半功倍,以為扶誘之功臣,可也。若謂揉全史之莊重,作艷綺之柔詞,為涑水鄱陽毘陵諸公之罪人,則不可也。謂斯註釋發明隱義,為古學片筏,作彈詞演義,可也。若謂援古引經,小處明晰,断章取義,序次井然,於勸懲大義,可為前賢後哲之功臣,則不敢也。而余因是,竊有感矣:夫人生境遇順逆,亦何常之有?向使先生遇際其順,亦不過為卿為相,澤被一時已耳,烏能感慨淋漓、低徊於萬千年之變遷、百數十君之得失,渾括於三萬言內,而唱歎無餘與;龍門涑水同其俯仰,可立言不朽也哉!然則先生之遇逆也,而未始不順也;先生之文變也,而仍不失其正也。烏得以類詼諧、涉嘲謔,莫為之後,致有美弗彰乎?因是梓而行之,為之序,以公同好云。康熙甲寅長至月漢陽張三異禹木題於西泠客舍
明紀彈詞序
彈詞以三萬餘言檃括廿一史,光祿之才,豈後人所可及哉!乃猶有遺漏,俟王子季延補苴之。予觀其所遺数事,不過萬中之一二,補苴易易耳。至若有明一代全史,概未得纂集,先生才雖大,勢不能留其身於百年後,以續前詞,豈非憾事乎?余與璜兒既為先生註其已著之詞,而弗續其未備之詞,不同一憾事乎?因不揣固陋,追繹先生之心,廣蒐明紀諸書,合二祖十四宗之蹟,撮要敷陳,比音叶節,雖東施效顰,才非先生之才,而心則猶是先生之心也。先生生明武宗朝,上溯洪武,歷一百四十四年,更十君。其間治亂安危,自開國以至遜國,自仁宣以至土木之變,自弘治以至宸濠之叛,皆先生所已知者。其為可驚可喜可歌可泣之事,皆先生所亟欲播之聲歌,而孤臣直筆,不欲以微詞掩也。自世廟下逮懷宗,閱九十五年,更六主,其間由嚴嵩竊柄,以至庚戌之危;由江陵秉政,以至黨議之興;由魏璫稔惡,以至流賊之破碎山河;閹寺復用,以至甲申殉難、社稷淪亡於赤眉黄巾,一切僉壬亂政、傷心惨目之象,皆先生所未睹記者。使先生而在,有不效屈子之行吟、似賈生之流涕、綜一代興亡之顛末、寄之一唱三歎者乎!乃先生不能留其身於百年後,以輯明詞,而其心則昭然若揭也!予亦第為先生抒其不容已之心而已。代斫傷手,誚奚容辭?書成,爰命璜兒并加詳註,勿滋遺漏之咎。因竊念廿一史皆數千萬年已往事,布之街談巷詠,有知者有不知者。若明代始嚴於法網,繼惨於靖亂,厥後元氣喪於權璫,禍亂釀於門戶,而沉陸中原,烟銷於闖献二賊,父老猶有能道其軼事者,一聆此詞,有不如耳所習聞、道所見惯者乎?雖聖朝屢勅詞臣纂修明史,固有藏之石室、懸為金鑑者,若以此草野新聲,當江天日晚、林下風清,雜之漁歌樵唱中,使愚夫愚婦聞之,知若者為忠臣,若者為義士,若者為亂臣賊子,於以油然興、惕然醒焉,亦廉頑立懦之一徵也。況前事為後事之師,後車鑒前車之覆,今歷歷指陳,較若列眉,即據以考鏡得失,謂非古今來殷憂啟聖之一助耶?請以是質之光禄,其心或亦可無遺憾也已。漢陽張三異禹木題於武林之儲祉堂
彈詞註序
彈詞註一書,余於甲寅秋侍先大夫於武林,受命所註。今付諸剞劂,有謂箧藏三十七年,忽授之梓者,何居?曰:不欲梓者,余之心;不能不梓者,余仰體先大夫之心也。先大夫於癸丑冬解組會稽,旅寓西湖,日手彈詞一編,詠歌不輟,又以明代缺如,因綜有明三百年事,續著彈詞。顧謂余曰:楊先生放廢滇南,時其胸中抑鬱,一往忠君愛國之心,無可寄,寄之歌詞,一彈再鼓,隱寓夫勸懲來世、扶正人心之旨。予並續明詞,俾無缺漏。惟是詞意檃括,恐讀者按詞忘事,其於勸懲之旨,終覺展卷茫然。汝其綜此兩書,詳註而急梓之,以公同好,可耳。予聞命,跪而請曰:大人不以璜之不肖,命註彈詞,敢不奉嚴命?然竊思之,古者聖作明述,有經必有傳,有是書必有是書之箋註。但後儒學尚訓詁,雖六經皆有註疏,每多失經之本旨。即如三傳有功於春秋,而馬融不能無異同之疑;合註有功於左氏,而杜預且引為一人之癖。古人著述之難類如此,況升菴彈詞,揉全史為十段,采用宏博;大人續補明詞,並驅不朽?倘蒐羅未廣,考核未詳,遽登梨棗,貽笑通儒,非大人所以命璜之意也。敢請緩之。先子曰:然。古人十年而成一賦,註書豈厭詳慎?汝其勉之!余唯唯而退。由是篝燈起稿,繙閱羣書,根究事蹟,悉其原委,歷寒暑而註幾成,可以梓矣。而未遽梓者,不敢謂已得古人之旨也,故曰不欲梓者余之心也。嗣是歸里,暇日猶數易稿,請正先大人。大人命匠計工,亟圖授梓,緣辛酉以前余事制舉萟,未得全力搜討;及於役梧江,匏繫雞肋,校讐無人,授梓之意終不果,而先子遂於辛未見背矣。徒跣奔旋,雞骨支牀,潦倒疾病,諸事俱廢。遷延又十九载。今自顧鬚髮霜盈,桑榆影逼,倘過此不能付梓成書,懼無以見先人於地下。而謂予能已於授梓乎?昔龍門馬遷,繼父談書,不忘執手之泣;扶風班固,就父彪業,克成漢史之詳;思廉表遗言而續梁陳二書,延壽終先志而撰南北二史。古人著書,堂構相承,比比然矣。余不才,去古人何啻天淵,而其不忍忘先人之心,與先人望予之心,則一也。乃今閱三十七年,而始謀授梓,方以曠日滋戾,而猶敢逡巡乎哉?故曰不能不梓者,余仰體先大夫之心也。獨是前後兩書註成,授梓有期,其於闡發勸懲之旨,未知果能仰酬先志與否?而歲月遷移,先大人不獲目擊校正,則撫編摩挲,是又余之滋慼也夫!康熙四十九年庚寅嘉平月漢陽張仲璜別麓题
彈詞註凡例
一 彈詞一書,義宗經傳,詞類風騷,自開闢以來流傳世代君臣賢否、國運短長,統在数十頁內,洵讀史便捷法門也。維揚董昭侯舊有刊本,桐川陳上儀、秀水王季延、朱葵石更加訂正,重鐫行世,閱者咸知。是書之功不在全史下,而服習者恆少,良由博極羣書,語多不解。璜承父命,按詞註解,考證詳晰,如四書之有集註,讀者源委悉明,講者尋繹不倦,俾一部廿一史從容漸漬,淹貫於胸中,所記約而所通博,是詞之有功史學良非尠已。
一 是書將遷固以後、宋濂王諱以前汗牛之史,縮為一册,而浩博之才,更於正史外,無書不供採取。今遵廿一史逐詞細註,其正史所無,亦必於引用諸書,考核根據,確有载籍出處者,方敢入註。惟每段之開場詞調詩句及結束詠嘆數行,係作者詞外流連低徊不盡之意,無關正史,故略而不註。
一 本詞每行三句,句共十字。有十字一事者,有三句分三事者,有一句兼二三事者。作者語有根原,字非泛設,註亦事事詳釋,不敢忽略一字。
一 詞分十段,一總說,二三代,三秦漢,四三分兩晉,五南北,六五胡,七隋唐,八後五代十一國,九宋遼金夏,十元史。如某段說某朝,先於是段詞前總說是朝世次、共享國若干年,今更於世次之下分註各主在位年數,至漢武帝後,並附註正閏年號,俾初學順便一覽即知歷代改元建號,並知各主年數多寡,目省而功倍。間有在位年數註與詞異,緣註遵綱目編年,亦不附會本詞,是在讀者再加考證。
一 歷代迭興,改易郡邑,建置迥殊。詞內封爵事實,戰爭之處所,载地名止據史書,各隨朝代郡縣隨地列名。有漢是而晉非、唐因而宋革者,若不考前代廢興何名、近日隸轄何省,則茫不知其所在。今璜搜考方舆勝覽、廣舆記、廣皇輿考、一統志諸書,於圈外附註逐條之後,庶讀者隨註考地,知某朝某郡邑都鄙。即今某省府州縣衞所下及邊荒僻壤一水一山,亦必考證新舊方名。間有輿圖查檢無據者,則於註末直書曰未詳,以備考核閱者鑒之。
一 歷代盛衰事故,作者止憑己意論斷,原不計事之前後連貫。有一事而時歷兩朝,一人而略前詳後者,若止就詞演事,未免有尾無首。今每註一事必遡厥初若何、要終若何,或以先是云云、至是云云,俾其端委畢悉,庶無掛漏。
一 註依正史,務期闡發詞義,不至含糊。其史句文義間有深晦難解,及名號今古不同,事實典故正史本文未經縷析者,又必於圈外再加補註,總期無義不悉,展卷了然。
一 詞內間有前朝事實誤入後代,及引用有戾正史者,由縱筆疾書,採用偶訛。今不便將某事改歸某代,仍於本詞註明此事原委,止云按史如何云云,而於註末駁正曰疑誤。
一 詞內有一語而稱述前後重出者,不便一註再註,即於本詞下註明:註見第幾段某句下。有一事而前道其始,隔數行而後述其終,其此事文義,不便割裂兩截,則於詞之後句一總註釋,止於前詞句下書曰:註見下。以省重複。
一 史書所載各異,如三皇五帝、仲丙外壬之類,所傳近誣;如以呂易嬴、以牛易馬之類,以及附會傳疑如燭影斧聲之類,不一而足。璜於本事註後,或採昔人論斷,或據近日新編,間附己見,一破野史荒謬。或亦考古論世者所樂聞也。
一 帝王谥法及后妃公主名字足稽者,附詳註後。字有難識者,并為音釋,以免訛錯。
一 引用古人名號,有稱名稱字稱號、或稱別號,及所居縣名與書院名並稱;其封爵谥號一人而數易其稱,頗為難記。今於各朝詞內之賢相名臣忠孝廉節,古今聲施不朽者,皆於註後標明字某、號某、某處人、某爵、某谥,以為博古之一助。但里居一仍各朝舊日地名,不敢易舊從新,恐引用反疑悖古。或人有重見者,名不重標,若其爵谥,雖有人不足錄者,概略不書。
一 彈詞止於元末,其明紀彈詞一書,係先子乙卯於武林續著。因時近事繁,不比往古,概可簡略,故詞務精詳。璜謹註釋成卷,綴於十段詞後,亦為一段,分作上下兩卷。奈明史尚無成書,祇據明紀、編年、崇信錄、鴻猷錄、史竊、通紀、廣彙、紀事本末、昭代紀略、歷代小史諸書,採用成詞。恐歷朝颇多缺略,是非或有謬誤,尚希鴻筆驳正。是則彈詞之幸,而璜與先子之厚望也。晴川張仲璜別麓謹識
彈詞註後跋
先王父汲古嗜學,於書無所不讀,尤邃於史,簿書之暇,手不停披。宦遊所至,未嘗不以全史自隨。生平訓子弟,必援据史傳,舉古忠臣孝子以為法。嘗謂升菴先生彈詞一書,言简而義該,其入人也深,其感人也易,一唱三歎,有遺音者矣。顧其書終於元末,間采明紀續勒成編,猶恐讀之者之習其詞而遺其事,聆其聲而昧其義也,命先君子博採羣書,合正續二編,細加註釋,片言必揭其詳,軼事必探其要,夫而後人人可讀彈詞,不啻人人與讀全史矣。書成,藏弆家塾者三十年。先君子解組歸里,檢閱刊行,江漢人士珍賞同心,購求者如布帛菽粟焉。坦麟奉使兩淮,重授之梓,敢云肯構,亦使先人津逮後學一片苦心,差共質於海內也。自惟鈍拙無似,蚤玷科名,通籍以來,過庭之訓,尊聞行知,闕焉未逮。兩世遺編,亦未由繼述。而是書則幼而學之,凡忠臣之所以事其君,孝子之所以事其親,與夫廟朝之上、閭巷之間,一切可歌可泣、可興可觀者,胥於是乎在。先入之言,主之久矣,頃以菲才,辱聖天子知遇隆恩,不次擢用,委任皆繁劇及財賦重地,辨明而起,夜分而寐,束書不暇觀覽,而古今成敗利鈍,時隱隱心目間,即所以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師先王父與先君子服官蒞政之道於萬一,以幸免於罪戾者,亦胥於此書是賴。刻成之日,展卷憮然,手澤如存。謹跋數語於卷末,以識不忘云。時 雍正五年四月朔日孫男坦麟敬書於維揚之茱萸灣舟次
上
廿一史彈詞註卷之一
第一段 總說 西江月
天上烏飛兔走,人間古往今來。沉吟屈指數英才,多少是非成敗。 富貴歌樓舞榭,凄凉廢塚荒臺。萬般回首化塵埃,只有青山不改。
詩曰:
為爱青山日倚樓,白雲紅樹兩悠悠。秋鴻社燕催人老,野草閒花徧地愁。
野草閒花徧地愁,龍爭虎鬬幾時休。舉頭吳越齊秦楚,回首梁唐晉漢周。概世盡從忙裏老,誰人肯向死前休。賢愚千载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邱。
八句罷談詩少賣,且將今古事評論。詩詞只可譚風月,今古還堪警世人。博覽經書尋故典,傍搜史傳綴新文。零裁錦繡篇篇好,碎剪冰霜字字精。按捺奸邪尊有道,讚揚忠孝獎賢能。丁當擊玉敲金字,剔透蟠龍繡虎紋。清似釣舟聞夜雨,壯如軍壘發秋聲。助添豪傑英雄氣,感動忠臣烈士心。短舞長歌思妙曲,高山流水待知音。當場告稟知音者,忙裏偷閒試一聽。
竊聞誦詩讀書,要知今古;撫琴彈劍,須待賞音。昔者太極初分,鴻濛始判,有大聖人盤古出世,能明天地之道,達陰陽之變,為三才首君。自後三皇五帝,世代相傳。按史記:盤古之後,有天地人三皇。春秋元命苞曰:開闢以來至春秋魯哀公十四年獲麟之歲,凡一百二十六萬七千年,分為十紀。索隱曰:凡三百二十七萬六千年,分為十紀。雖有參差,大概是世遠不能詳考,不必細推。但要知所謂十紀者:
九頭紀 五龍紀 攝提紀 合雒紀 連通紀 敍命紀 循蜚紀 因提紀 禪通紀 疏仡紀
自人皇氏至敍命氏,凡八十三君,又一書云:一百八十三君。十紀之最著,有所谓:
有巢氏 燧人氏 伏羲氏 女媧氏 柏皇氏 中央氏 大庭氏 栗陸氏 驪連氏 渾沌氏 赫胥氏 尊盧氏 昊英氏 朱襄氏 葛天氏 陰康氏 無懷氏 共工氏 神農氏 有熊氏
此等皆係上古。世稱伏羲為太昊[在位一百一十五年],神農為炎帝[在位一百四十年],軒轅為黃帝[在位一百年],謂之三皇。繼之以少昊[在位八十四年]、顓頊[在位七十八年]、高辛[在位七十年]、唐堯[在位七十二年]、虞舜[在位四十八年],謂之五帝。
三皇五帝,始有文字。相傳堯讓舜,舜讓禹。那時知有義讓,不知有爭。莊子曰:君如標枝,民如野鹿。風俗淳美敦樸。此後禹傳家,湯放桀,武王伐紂,所以干戈競起,詭詐日生。自此五霸爭强,以至春秋列國,互相吞併,千有餘年。按元會運世圖云[邵子以自有天地至於窮盡,謂之一元。一元有十二會。一會有一萬八百年。盤古三皇正在寅會中,自寅會箕一度至午會星一度,該四萬五千餘年,正唐堯起甲辰時也。]:夏禹王治世,先天六會已過,時當午會,陽極陰生,所以治日常少,亂日常多。應後天六會也。至於七國爭雄,强秦獨霸,楚漢爭鋒,王莽篡朝,奸雄逞志,陰盛陽衰之氣候。雖有聖人復起,無可奈何。後來光武中興,三分割據,五胡雲擾,六代瓜分,南北相吞,隋唐混一,流傳五代,粉碎中原。宋太祖纔得削平,又有遼金西夏,虎狼蛇蝎,轉展相吞,直至元朝,暂時寧帖。上下十九史。按夏禹八年甲子至今洪武十七年甲子,凡三千六百年。夏商周三代,共占一千九百年。中間自魯隱公元年已未入春秋,至哀公十四年庚申,凡二百四十二年。哀公十五年辛酉至周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入通鑑,至五代之末己未,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宋太祖另起不在通鑑者,又四百年至元末。中間賢愚不等,善惡不同,是幾箇一場創業開基,幾箇一場
盤古生,一出世,初分天地。
至三皇,傳五帝,漸剖乾坤。
天皇氏,定干支,陰陽始判。
地皇氏,明氣候,序列三辰。
人皇氏,相山川,君臣定位。
有巢氏,辨人獸,物類區分。
隧人氏,治熟食,鑽燧取火。
女媧氏,補蒼天,復立崑崙。
有名號,泯相承,循蜚疏仡。
说赫胥,談栗陸,概出傳聞。
紀年數,云三百,二十七萬。
掌世界,共一百,八十餘君。
伏羲氏,木德王,始畫八卦。
通婚姻,制琴瑟,禮樂繇興。
造書契,代結繩,命臣蒼頡。
天雨粟,鬼夜哭,鑿破蒙芚。
神農氏,火紀官,教民耒耜。
作方書,嘗百草,救濟生靈。
軒轅氏,制舟車,阪泉三戰。
擒蚩尤,涿鹿野,妖霧開昏。
命大撓,及容成,曆編甲子。
制冕裳,造算数,律建伶倫。
金天氏,誕星虹,諸祥畢至。
九黎亂,巫史起,恐動人神。
颛顼氏,命五官,無為而治。
高辛氏,有四后,俱產奇兒。
唐堯氏,智如神,存心天下。
命義和,欽曆象,觀覽星辰。
殺猰貐,斬修蛇,庭生蓂莢。
訪巽位,揚側陋,釐降娥英。
虞舜氏,起歷山,躬行孝弟。
罪四凶,登元愷,覲獄歸仁。
彈五絃,歌南風,阜財解慍。
躬巡狩,崩蒼梧,禹避陽城。
崇伯子,蓋前愆,九疇錫洛。
奠山川,作貢賦,天地平成。
懸鐘鼓,置鐸鞀,下車泣罪。
鑄九鼎,象方物,天雨黄金。
龍負舟,一生死,蝘蜓齊視。
集會稽,戮防風,萬國咸寧。
堯讓舜,舜讓禹,相傳有道。
為生灵,輸苦役,非戀尊榮。
從此后,禹傳家,子承父業。
夏商周,相倣傚,直到如今。
夏后氏,四百年,一十七帝。
殷湯氏,三十帝,六百餘春。
成周氏,八百年,三十七世。
九州中,諸列國,併入强秦。
秦無道,十五年,止傳二世。
六国人,併楚漢,起義爭衡。
漢高祖,定江山,一十三帝。
二百年,遭王莽,篡國酖君。
漢光武,復中興,一十二帝。
二百年,劉備起,漢室三分。
三国志,亂紛纷,五十餘載。
漢歸曹,吳入晉,取次銷沉。
司馬晉,五十年,五胡大亂。
走江東,承舊統,百歲雲奔。
南北朝,兩相持,不能混一。
氣相吞,力廝併,一百餘春。
宋齊梁,傳陈國,俱都江左。
索頭魏,分齊周,北地稱尊。
周併齊,隋篡周,平陳一統。
四十年,彈指過,海內風塵。
唐高祖,立根基,二十一帝。
三百年,捱不到,付與朱温。
朱温起,號梁朝,歸於李氏。
李唐亡,石晉繼,劉漢相承。
郭氏周,緊相連,通稱五代。
五十年,十三帝,流水浮雲。
宋太祖,占中原,無多日月。
西北邊,遼金夏,不相住争。
三百载,十八君,汴杭閩廣。
到頭來,元世祖,一鼓而吞。
胡元氏,併宋金,中華一统。
急慌慌,忙過了,九十三春。
廿一史,笑談間,從頭數徧。
是和非,長共短,細有評論。
要知就裏分明處 細简殘篇著意聽。
滾滚龍爭虎鬬,匆匆兔走烏飛。席前花影坐間移,百歲光陰有幾。 說古談今話本,圖王霸業兵機。要知成敗是和非,都在漁樵話裏。 西江月
明朝有意來相訪 綠水青山別是春。
廿一史彈詞註卷之二
第二段 說三代 南鄉子
攜酒上吟亭,滿目江山列畫屏。賺得英雄頭似霉,功名。虎嘯龙吟幾戰争。一枕梦魂驚,落葉西風別换声。誰弱誰强都罷手,傷情。打入漁樵話裏听。
詩曰:
混沌初分氣候淳,標枝野鹿看君臣。三皇五帝賓天去,辛苦阇浮世上人。
世上生灵作业多,功名富貴反成魔。常懷杞国憂天悶,不見康衢擊壤歌。仗劍提刀爭日月,伏屍流血换山河。白頭釣叟秋江上,笑指清鸥下碧波。
詩出大才閑遣興,話談今古便惊人。沙金璞玉求良匠,流水高山待賞音。玉在石中誰辨寶,金藏沙里未为真。淘金必索披沙揀,取玉须教破璞尋。琴對子期弹雅操,馬逢伯樂長千金。龍光未識思雷焕,奇字難知問子雲。美酒要逢知己飲,好詩須向會家吟。講談盡合周公禮,褒貶咸遵孔聖文。断簡殘篇藏故典,冰絃玉轸播新聞。高人滿座垂清聽,始信書生用意深。
適間提說歷代總要,不曾開列君臣大體賢愚、國運短長、流傳世次,今將三皇五帝之後,從夏禹傳家以至商周二代,直至戰國七雄,略陳大概。
夏后氏者,禹王受虞舜禪位為天子,建有天下之號曰夏[在位二十七歲],傳一十七帝。其名曰:
啟[在位九歲] 太康[在位二十九歲] 仲康[在位十八歲]帝相[在位二十七歲] 少康[在位二十二歲] 帝杼[在位十七歲]帝槐[在位二十六歲] 帝芒[在位十八歲] 帝泄[在位十六歲]帝不降[在位五十九歲] 帝扃[在位二十一歲] 帝廑[在位二十一歲]帝孔甲[在位三十一歲] 帝皋[在位十一歲] 帝發[在位十三歲]帝桀[在位五十二年]放於南巢,天下歸商。共享國四百五十八年。
商湯氏者,代夏伐桀,撫有天下[在位十三祀]。傳十三君,其名曰:
外丙[在位二祀] 仲壬[在位四祀] 太甲[在位三十三祀]
沃丁[在位二十九祀] 太庚[在位二十五祀] 小甲[在位一十七祀]雍己[在位一十二祀] 太戊[在位七十五祀] 仲丁[在位一十三祀]外壬[在位一十五祀] 河亶甲[在位九祀] 祖乙[在位一十九祀]祖辛[在位一十六祀] 沃甲[在位二十五祀] 祖丁[在位三十二祀]南庚[在位二十五祀] 陽甲[在位七祀] 盤庚[在位二十八祀]小辛[在位二十一祀] 小乙[在位二十八祀] 武丁[在位二十九祀]祖庚[在位七祀] 祖甲[在位三十三祀] 廪辛[在位六祀]庚丁[在位二十一祀] 武乙[在位四祀] 太丁[在位三祀]帝乙[在位三十七祀] 帝辛[在位三十二祀]帝辛者,紂也,周師入,衣寶自焚,天下歸周。共享國六百四十四年。
周武王者,父曰文王,紂時封為西伯,至武王伐紂,而有天下[在位七年]。傳三十七君,其名曰:
成王[在位三十七年] 康王[在位二十六年] 昭王[在位五十一年]穆王[在位五十二年] 共王[在位一十二年] 懿王[在位二十五年]孝王[在位一十五年] 夷王[在位一十六年] 厲王[在位五十一年]宣王[在位四十六年] 幽王[在位一十一年] 平王[在位五十一年]桓王[在位二十三年] 莊王[在位一十五年] 釐王[在位五年]惠王[在位二十五年] 襄王[在位三十三年] 頃王[在位六年]匡王[在位六年] 定王[在位二十一年] 簡王[在位一十四年]靈王[在位二十七年] 景王[在位二十五年] 悼王[无纪年]敬王[在位四十四年] 元王[在位六年] 真定王[在位二十八年]哀王[在位三月] 思王[在位五月] 考王[在位一十五年]威烈王[在位二十四年] 安王[在位二十六年] 烈王[在位七年]顯王[在位四十八年] 慎靓王[在位七年] 赧王[在位五十九年],共享國八百六十七年,天下歸秦。
通計三代,共一千九百七十年。夏禹、商湯、周武,為三代開基聖主。啟賢繼禹,少康中興;合商有三宗:太甲為太宗、太戊為中宗、武丁為高宗,謂之賢聖之君。周自成康繼武、宣王中興,其餘者或長或短,各有事迹。今按史記,寫入詞文。
話說起,三代君,尊稱夏禹。
姓姒氏,乃軒轅,黄帝元孫。
其父鯀,帝堯時,廷推治水。
為無功,身得罪,殛死黄熊。
續父業,任司空,躬乘四载。
娶塗山,呱呱泣,不顧私情。
瀹濟漯,排淮泗,注江注海。
任九州,作貢赋,禪代為君。
絕旨酒,拜昌言,下車泣罪。
敍九疇,鑄九鼎,鎮國安民。
天與子,啟承家,兵征有扈。
太康氏,畋洛水,五子歌聞。
仲康氏,討羲和,陰鋤羿翼。
帝相氏,被寒浞,弒逆亡身。
少康氏,滅澆豷,鑾舆反正。
一成田,一旅眾,靡致中興。
再傳至,七朝君,三回甲子。
杼槐芒,泄不降,以至扃廑。
帝孔甲,醢雌龍,崇神好鬼。
又相傳,復二紀,皋發因循。
至履癸,號桀王,荒淫無道。
造瓊宮,寵妹喜,塗炭生靈。
十七帝,統江山,子承父業。
四百年,紅日落,禹跡無聞。
商湯氏,順民心,嗚條伐夏。
祖名契,姓子氏,掌教明倫。
十四世,乃生湯,南巢放桀。
禱桑林,祈雨澤,祝網施仁。
發莊山,金鑄幣,賑民困乏。
懷萬邦,新其德,自勒盤銘。
舉伊尹,任阿衡,扶持太甲。
放桐宫,三載后,允德修身。
伊復政,將告歸,敬陳一德。
主善師,綏先祿,永底民生。
傳五世,有賢君,中興太戊。
德勝妖,祥桑死,帝道重興。
黄河濫,徙其民,因循九代。
至盤庚,還舊境,改國稱殷。
天輔助,後三朝,武丁恭默。
夢賢臣,調鼎鼐,作楫為霖。
舊講學,師甘盤,交修不怠。
敬其親,豐禰廟,肜日雉鳴。
至武乙,鬬天神,雷霆殒命。
兩三朝,無德行,國勢頹傾。
末主紂,害生靈,飾非拒諫。
縱奢淫,寵妲己,剖炙賢臣。
鉅橋粟,鹿臺財,適資敵國。
徒倒戈,血漂杵,衣寶焚身。
三十世,六百年,成湯世界。
二老避,三仁去,麥秀歌聞。
周武王,尊太公,興兵伐紂。
考其先,姓姬氏,上古賢人。
封后稷,相唐虞,教民耕種。
篤公劉,傳太王,王季其勤。
文王昌,羑里囚,演成周易。
賜弓矢,專征伐,虞芮停爭。
武王發,十三年,孟津大會。
一戎衣,陳牧野,不用刀兵。
釋箕子,封比干,反商舊政。
式商容,僇飛廉,弔問窮民。
作旅獒,卻珍奇,蠻夷通道。
陳洪範,訪朝鮮,造請賢人。
周公旦,輔成王,居東避位。
大雷電,禾盡偃,天發金縢。
滅殷奄,宅土中,修明禮樂。
召公奭,相康王,棠樹巡行。
周昭王,狩漢濱,膠舟溺水。
子穆王,忘討罪,八駿西巡。
命呂侯,作贖刑,只因財匱。
征犬戎,獲狼鹿,荒服觀兵。
徐偃王,朝諸侯,彭城走死。
造父封,祈招諫,得止王心。
共懿孝,道衰微,詩人作刺。
惡來後,善養馬,非子封秦。
天雨雹,江漢冰,咎徵顯著。
至夷王,朝禮壞,下見羣臣。
厲王胡,行暴虐,淮夷入寇。
得衞巫,能弭謗,國亂逃奔。
周公召,相協和,維持國政。
號共和,十五载,斷續朝廷。
宣王靖,平淮夷,勤於政事。
任申伯,用山甫,周室中興。
伐玁狁,至太原,不勤遠略。
後宫中,姜王后,脫珥規勤。
殺杜伯,及左儒,俱非其罪。
朱弓矢,興道左,鬼報亡身。
周幽王,寵褒姒,龍漦為祟。
幸驪山,舉烽火,戲弄邦君。
二川竭,岐山崩,聲先裂繒。
用非才,虢石父,結怨羣臣。
申侯反,召西夷,犬戎兵動。
弒幽王,擄褒姒,國勢分崩。
秦襄公,鄭武公,驅戎救駕。
立平王,遷洛邑,戍許和申。
併西戎,收餘民,秦封始大。
作鄜畤,祠上帝,僭用犧牲。
至桓莊,無威令,下同列國。
齊桓公,晉重耳,五霸稱尊。
釐惠襄,五十年,人知管仲。
蛇從龍,佐亡人,趙衰狐偃。
狩河陰,盟踐土,顛倒君臣。
頃匡定,禮樂崩,憑誰整頓。
楚莊王,興士馬,問鼎欺心。
簡王後,至靈王,時生孔聖。
祖堯舜,憲文武,撐柱斯文。
鳳兮歌,喪狗譏,轍環不遇。
作春秋,誅亂賊,絕筆書麟。
景悼敬,兩三朝,家翻國亂。
元貞定,哀思考,弒立紛紜。
勞攘攘,數百年,中原瓦裂。
是和非,長共短,史記評論。
秦穆公,宋襄公,假行仁義。
吳夫差,越勾踐,改號稱尊。
魯曹沫,匕登壇,收還侵地。
趙武子,孤得立,杵臼程嬰。
季札來,聘上邦,請觀周樂。
國僑相,聽國政,輿濟途人。
田穰苴,掌兵權,立誅莊賈。
孫武子,教戰陣,令斬宮嬪。
伍子胥,入郢宮,鞭屍報怨。
越范蠡,破姑蘇,棄職辭君。
韓趙魏,求諸侯,六卿分晉。
威烈王,寵反叛,自壞彝倫。
安烈顯,守宗祧,綿綿一脈。
慎靓王,擁虛器,奄奄殘雲。
收拾在,赧王朝,窮居僻地。
就中間,千百樣,變化縱横。
二百載,入春秋,干戈硬併。
九州中,七暴國,氣勢相吞。
鄒子興,孟軻氏,尊王賤霸。
距楊墨,闢邪說,不合終身。
齊孫臏,魏龐涓,爭强鬬智。
趙廉頗,秦白起,赌勝誇能。
魯連子,射聊城,解紛排難。
藺相如,澠池會,重趙輕秦。
養劍客,四豪門,雞鳴犬盜。
破秦關,三戰國,蟻聚蜂屯。
侯嬴頭,晉鄙椎,何其猛烈。
八百年,周社稷,東西滅烈。
至赧王,獻國邑,併入西秦。
細思量,夏商周,八十四主。
能幾箇,崇仁義,有道仁君。
開基主,濟蒼生,知甘識苦。
守成君,居富貴,不會溫存。
禁不止,令不行,諸侯放肆。
恩不流,政不節,百姓生嗔。
一朝滅,一朝興,魚龍變化。
一邊扶,一邊倒,累卵難撐。
乾打鬧,占排場,戲棚傀儡。
轉頭間,消滅却,火上冰稜。
到頭止剩中原土,禾黍離離一望平。
閱盡殘篇斷简,細評千古英雄。功名富貴笑談中,回首一場春夢。 昨日香車寶馬,今朝禾黍秋風。誰強誰弱總成空,傀儡棚中搬弄。 西江月
冰弦歇指談鋒鈍,明日重來細講論。
廿一史彈詞註卷之三上
第三段 說秦漢 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壶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詩曰:
成敗興亡古至今,飛雲去烏入銷沈。荒郊廢塚傷心處,不待田文聽鼓琴。記得東周併入秦,回頭楚漢鬧乾坤。時來驟雨推潢潦,勢敗狂風捲片雲。富貴一場鴛枕夢,是非千載馬蹄塵。殘山剩水年年在,不見謀王图霸人。剪雪裁冰詩有味,降龍伏虎事曾闻。夜來說到降龍處,今日還尋伏虎人。伏虎降龍输好汉,談今說古看書人。休嫌短話成長話,要把新文接舊文。打虎金槌休换柄,斬蛟寶劍再磨新。斬蛟寶劍長三尺,打虎金槌重九觔。故典尋來知往事,新詞說動長精神。死灰撥火重生燄,枯樹開花再遇春。春去春來人易老,花開花落可憐人。不如忙裏偷閒好,再把新詞聽一巡。
昨序說夏商周三代,到周赧王被秦昭王逼献國邑,旋滅東西周而周亡。
秦之先原姓嬴氏,周孝王時有非子者,為主馬之官,孝王封為秦伯。閱二世至秦仲,其國始大傳之。
莊公 襄公 文公 寧公 武公 德公 宣公 成公 穆公 康公 共公 桓公 景公 哀公 惠公 悼公 厲公 躁公 懷公 灵公 簡公 献公 孝公 凡二十四世。
孝公用商鞅之術,富國强兵。傳之子,是稱惠文王。傳之武王,武王因舉鼎絕臏而死,其弟名稷嗣位,是為昭王。乙巳年滅周,又六年薨。其子孝文王即位,三日而死,傳其子莊襄王。按莊襄王名楚,先前納呂不韋之妾,生子名政。莊襄王在位三年而亡,其子政即位,冒嬴氏之姓。甲寅年為始,征伐六国。二十年之后,滅韩,又滅趙滅魏滅楚滅燕。至庚辰年,滅齊,天下歸一。自稱始皇帝。晏駕之日,趙高殺其太子扶蘇,立次子胡亥為二世皇帝。三年,趙高弒之,立扶蘇之子名子婴,降號為二世秦王,計誅趙高。四十六日,沛公入关,降於轵道傍而秦亡。隨為楚項籍所殺。又五年,楚為漢滅,天下定於一矣。
漢高祖姓劉名邦,平秦滅楚,諸侯王奉即皇帝位[在位十二年],傳之
惠帝[在位七年] 吕后[前后少帝在位各四年]
文帝[元年。后元。在位二十三年] 景帝[元年。中元。后元。在位十六年]
武帝[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在位五十四年]昭帝[始元。元凤。元平。在位十三年]
宣帝[本始 地節 元康 神爵 五鳳 甘露 黃龍在位二十五年]
元帝[初元 永光建昭竟寧在位一十六年]
成帝[建始 河平 陽朔 鴻嘉 永始 元延 绥和在位二十六年]
哀帝[建平 元壽在位六年]
平帝[元始 在位五年]
孺子嬰[居攝 初始在位三年]
凡十三主,共二百十一年,是為西漢。被外戚王莽所奪。莽毒,弒平帝,廢孺子嬰,改國號曰新,篡位十八年。漢兵起,奉宗室劉元為帝,名曰更始,誅莽,即位三年。為赤眉所奉劉盆子所滅,降封淮陽王。盆子兵敗,降於光武。光武皇帝劉秀者,南陽宗室,出景帝之裔。大戰昆陽,誅王莽,斬王郎,平赤眉等寇,神武中興[建武中元在位三十三年]傳之
明帝[永平 在位十八年]
章帝[建初 元和 章和在位十三年]
和帝[永元 元興在位十七年]
殤帝[延平在位一年]
安帝[永初 元初 永寧 建元 延光在位十九年]
顺帝[永建 陽嘉 永和 漢安 建康在位十九年]
冲帝[永嘉在位一年]
質帝[本初在位一年]
桓帝[建和 和平 元嘉 永興 永壽 延熹 永康在位二十二年]
靈帝[建寧 熙平 元和中平在位二十二年]
献帝[初平 興平建安在位三十一年]
凡十二主,共一百九十五年。天下魏蜀吳三分。
秦始皇至漢献帝,通共四百三十三年,中间覆雨翻雲,幾場興廢,談論間不能細說,略將大概品題。
七戰國,秦昭王,英雄獨霸。
奪周朝,取世界,遷徙周民。
昭王死,子孝文,繼登三日。
奄然间,無疾病,做了亡人。
莊襄王,恰三年,龍牀未煖。
棄羣臣,亡化了,結果嬴秦。
秦始皇,吕家兒,根源不正。
吕不韋,稱仲父,於國何親。
咸陽市,懸千金,誇張呂覽。
大陰人,一場亂,出醜難聞。
承累世,大威風,消磨六國。
絷韓王,削趙壤,魏楚難存。
滅燕國,俘遼東,如同刈草。
入臨淄,蠢王建,松柏飄零。
取百越,却匈奴,鞭笞天下。
罷諸侯,置郡守,撐達為君。
自稱為,始皇帝,革除谥法。
登泰山,大封禪,立石銘勳。
造鐘鐻,鑄金人,銷除兵器。
坑儒生,焚聖典,殄滅斯文。
填大海,建阿房,蓬萊求藥。
築長城,修五嶺,苦害生民。
博浪沙,飛金椎,副車誤中。
十日索,無踪影,未免擔驚。
因巡狩,至沙邱,鑾舆晏駕。
鮑魚車,同載輼,厮混尸靈。
奸臣計,暗圖謀,扶蘇太子。
可憐哉,同恬毅,賜死長城。
秦二世,用趙高,指鹿為馬。
獃李斯,阿督責,黄犬東門。
望夷宮,求王侯,至於黔首。
丞相命,慨不許,刀下亡身。
子嬰起,誅趙高,力扶宗社。
王氣銷,天命改,换了乾坤。
都只為,二世君,窮奢極欲。
視蒼生,如草芥,重法嚴刑。
發戍卒,動人心,罾魚變亂。
假狐鳴,煽惑起,廣勝張陳。
趙武臣,魏王咎,人人舉事。
齊田儋,燕韓廣,處處分爭。
劉沛公,項重瞳,興兵輔楚。
子房公,能趁勢,復立韓成。
六戰國,惡哏哏,重興舊業。
笑談間,齊響應,變了民心。
劉沛公,入關陝,秦降轵道。
楚項羽,過驪宮,一火而焚。
殺子嬰,屠咸陽,冰消瓦解。
老亞夫,撞玉斗,賭鬬鴻門。
樊骖乘,啗彘肩,猴沐奪氣。
護真龍,四猛士,彊信侯嬰。
封漢王,用賢才,築壇拜將。
蕭丞相,書六律,約法安民。
韓元帥,使機謀,明修棧道。
度陳倉,逞手段,席捲三秦。
嚇燕書,囊沙計,四海馳名。
追霸王,至烏江,奇謀妙算。
趕田横,歸海島,許大功勳。
扶助起,漢高皇,獨稱赤帝。
仗三傑,鋤暴楚,嫚語分羹。
印銷鑄,霎時間,轉環借箸。
斬丁公,赦季布,賞罰分明。
太疑心,老相國,自污田宅。
因乘勝,擊冒頓,幾困平城。
用陳平,出奇計,偽遊雲夢。
未央宮,萬歲呼,賈陳新語。
商雒間,四老出,黄綺功成。
大風歌,思故鄉,欷歔悲慨。
鴻鵠飛,羽翼成,愛子傷心。
皇帝貴,都長安,叔孫婁敬。
去賓天,付社稷,平勃王陵。
廿一史彈詞註卷之三
第三段下
漢惠帝,相曹參,七年垂拱。
恰昇平,遭母后,柔輭寬仁。
投鴆酒,暗傷殘,趙王如意。
逞淫刑,人彘了,戚氏夫人。
雌太歲,自臨朝,鋤劉王呂。
賴北軍,齊左袒,撥轉人心。
漢文帝,德化民,受言止輦。
禦匈奴,軍細柳,按轡徐行。
惜露臺,除肉刑,痌癏百姓。
賜几杖,却獻馬,貫朽因陳。
漢景帝,賴條侯,剗平七國。
服朝衣,斬東市,鼂錯寃魂。
貶中宮,廢太子,存心刻薄。
置大胾,顧尚席,終害功臣。
漢武帝,仗雄才,改元建號。
喜功名,務廣地,黷武窮兵。
興禮樂,舉孝廉,明經策士。
求善馬,任貳師,遠征大宛。
泛樓船,破越南,彊弩將軍。
只可惜,不封侯,數奇李廣。
孫李陵,陷虜庭,太史宮刑。
蘇子卿,牧羝羊,上林雁帛。
汲長孺,臥淮陽,戆直難容。
尊異起,李少君,文成五利。
樂巡遊,暮封禪,耗費殃民。
遣方士,求神仙,法行沈命。
巫蠱興,輪臺悔,堯母名門。
漢昭帝,儘聰明,堪憐命夭。
昌邑王,無德行,不似人君。
漢宣帝,尚刑名,兼王雜霸。
立中宮,求故剑,忠厚存心。
霍禹雲,覆宗祀,禍基骖乘。
楊恽誅,寬饒刎,太刻威刑。
增戶口,集鳳凰,循良奏效。
致中興,思輔佐,圖像麒麟。
漢元帝,重名儲,優柔不斷。
遣王嫱,嫁胡虜,短見和親。
漢成帝,志荒淫,溺情飛燕。
忽天災,躭禍水,委棄宗祊。
憂外戚,勢逼君,上書梅福。
請尚方,斬馬劍,折檻朱雲。
漢哀帝,建平初,天星屢隕。
嬖断袖,疎正言,漢德頹傾。
漢平帝,莽專權,三綱絕矣。
酒杯中,置毒藥,矯假金縢。
擁立著,漢嬰兒,名為孺子。
淮陽王,號更始,委柄庸人。
戰昆陽,誅王尋,際會風雲。
痛親兄,被傷殘,獨居涕泣。
漢官儀,幸再覩,三輔巡行。
滹沱河,險些兒,乘冰得渡。
蕪蒌亭,麥豆粥,患難君臣。
擊銅馬,推赤心,關西投死。
斬王郎,燒文牌,反側安心。
豁達度,重循良,褒封卓茂。
嚴子陵,同夜臥,警動星文。
二十萬,青銅錢,賞旌强項。
百束匹,郅惲布,加貶東門。
只可惜,薏苡讒,伏波藁葬。
談時政,太激切,枉殺韓歆。
廢郭后,寵麗華,皇儲易位。
易妻諷,事不諧,調笑朝廷。
信圖讖,謫桓譚,不無遺議。
保功臣,謝西域,終是賢君。
漢明帝,念勳勞,雲臺圖畫。
幸橋門,拜更老,偃武修文。
佛法像,入中原,金仙托夢。
取哀牢,懷鄯善,率土歸心。
班虎頭,通西域,三十六國。
耿校尉,困疏勒,拜井泉生。
漢章帝,尚寬仁,慈祥長者。
命曹褒,修漢禮,獎諭儲臣。
馬太后,慎滿盈,停封諸舅。
除誹謗,納正諫,赦罪崔駰。
漢和帝,禮賢才,承家柔善。
任中官,尊外戚,消長因循。
任竇憲,擊匈奴,燕然勒石。
倚鄭眾,芟大憝,虎殪狠興。
班孟堅,人物志,縱横九等。
著漢書,未得就,女弟嗣成。
漢殤帝,襁褓中,權歸鄧后。
坐龍牀,八箇月,葬入康陵。
漢安帝,邸第時,頗多祥瑞。
即位後,母臨朝,長統昌言。
楊伯起,慎四知,却金暮夜。
虞武都,破西羌,增竈行兵。
親政事,奉和熹,尊崇乳媼。
東南巡,至葉縣,不得回京。
閻太后,戀垂簾,北鄉侯繼。
襁褓中,未七月,遘疾而薨。
漢順帝,十九侯,迎來即位。
抑忠良,尊后黨,地坼山崩。
枉却了,能直言,埋輪風節。
聽中官,養子襲,爵賞何輕。
冲一载,質半年,皇親跋扈。
主威移,君壽促,敗在桓靈。
八顧廚,八俊及,復有三君。
誰得似,申屠蟠,超然評論。
何國舅,召外兵,草來千里。
廢弘農,扶獻帝,逼劫咸秦。
袁本初,抗虎威,關東亡命。
曹孟德,散家財,起義連盟。
王司徒,連環計,膏火臍燈。
董卓死,氾傕來,長安再亂。
兩猜疑,私戰鬬,劫質公卿。
操救駕,效桓文,移都入許。
自加官,自進爵,亂世奸雄。
挾天子,令諸侯,垂涎漢鼎。
弒中宮,殺皇子,側目無君。
擒呂布,破張超,横行四海。
走袁術,定劉表,叱咤風雲。
戰河北,斬尚譚,旋梟蹋頓。
爭漢中,降張魯,兵不留行。
任武勇,有能人,夏侯張許。
好發塚,巧立名,摸金郎將。
偽爭劉,教後代,篡竊留心。
西邊有,漢中王,擁兵蜀郡。
東敗與,孫討虜,赤壁鏖兵。
想兼併,力難加,徘徊顧望。
觑山河,不得已,鼎足三分。
臨死向,銅雀臺,分香賣履。
假慈悲,將惡擔,推與兒孫。
漢献帝,可憐生,一絲殘喘。
沒巴鼻,無倚靠,寄命他人。
恰回首,魏曹丕,稱王劫禪。
貶山陽,流落做,小可藩臣。
四百年,漢家邦,龍樓鳳閣。
一場空,單剩下,兔跡孤塵。
漢高祖,怎生般,五年滅楚。
楚重瞳,齊出力,三载亡秦。
秦楚滅,漢龍興,二十四帝。
轉回頭,翻覆手,做了三分。
前人創業非容易 後代無賢總是空 回首漢陵和楚廟 一般瀟灑月明中
落日西飛滾滾,大江東去滔滔。夜來今日又明朝,驀地青春過了。 千古風流人物,一時多少英豪。龍爭虎鬬漫劬勞,落得一場談笑。 西江月
明朝整頓調絃手 再有新文接舊文
廿一史彈詞註卷之四
第四段 說三分兩晉 西江月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伯鬧春秋,秦漢興亡過手。 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坵。前人田地後人收,說甚龍爭虎鬬。 詩曰:
虎鬬龍爭勢若何,百年豪傑苦無多。將軍老在秋江上,手撚銀髭作浩歌。
一自沙場戰罷歸,劍芒生澀馬空肥。風穿伏虎蓮花帳,塵鎖蟠龍帥字旗。戰策兵書慵再展,龍韜虎略有誰知。昨宵夢到相持處,血迸金鎗污鐵衣。
詩出大才閒遣興,話談今古要分明。夜來說到遊春處,今日還尋載酒人。载酒尋花饒意興,談今論古費評論。書中有女顏如玉,傅粉塗朱未算真。朱粉回頭如一夢,好書一字價千金。千金難買閒風月,百歲空爭虛利名。誰會誰能誰不濟,幾行青史見原因。功名總是虛脾漢,成敗誰非錯用心。若箇長沙悲賈傅,幾人楚澤弔靈均。勸君莫為閒愁老,漫把新詞聽一巡。
早來說秦漢兩朝故事,秦始皇併吞六國以來,止有二十五年,至子嬰亡國。漢高祖亡秦滅楚,至東漢献帝之末,享國四百十一年,天下三分。曹丕篡漢稱魏,劉備併取劉璋,孫權自稱吳王,各有長短。
蜀漢者,劉備即位於西蜀,自稱漢帝[章武 在位三年],後谥為昭烈皇帝。傳其子後主劉禪[建興 延熙 景耀炎興 在位四十年],通共四十三年,降於魏而漢亡。
魏者,曹操初封魏王,子丕篡漢,是為魏世祖文帝[黄初 在位十七年]。傳其子明帝叡[太和青龍景初 在位十三年]齊王芳[正始 嘉平 在位十四年]高貴鄉公髦[正元 甘露 在位六年]陳留王璜[景元 咸熙 在位六年],凡五主,共五十六年,禪於晉而魏亡。
吳者,孫權據江東為吳大帝[黄武 黄龍嘉禾赤鳥 大元稱帝二十三年],傳其子會稽王亮[建興 五鳳 太平 在位六年]景帝休[永安 在位六年]鳥程侯皓[元興 甘露 寶鼎 建衡 鳳皇天冊 天璽 天紀 在位十七年],凡四主,共五十九年,降於晉而吳亡。蜀魏吳謂之三國。曹魏先滅了蜀漢,又五年,晉王司馬昭專權,其中司馬炎方篡了曹家。又過十六年,滅了東吳,天下一統,俱歸於晉。晉又分東西兩代。
西晉者,司馬炎有天下,是為晉武帝[泰始 咸寧泰康在位二十五年]傳之惠帝[永熙 元康 永康 永寧 太安 光熙 永興 在位十七年]懷帝[永嘉 在位六年]愍帝[建興 在位四年]凡四主,共五十三年。懷愍先後蒙塵,為劉聰所滅。
東晉者,瑯琊王司馬睿,相傳小吏牛金通其母夏侯妃所生,冒司馬氏之姓。渡江南來,是為晉元帝[建武大興 永昌在位六年]傳之明帝[大寧 在位三年]成帝[咸和 咸康在位十七年]康帝[建元 在位二年]穆帝[永和 升平在位十七年]哀帝[隆和 興寧在位四年]廢帝[太和 在位六年]簡文帝[咸安 在位二年]孝武帝[寧康太元在位二十四年]安帝[隆安元興義熙 在位二十年]恭帝[元熙 在位二年]凡十一主,通共一百零四年。宋劉裕篡奪而亡。
今將三國并西東二晉一百九十九年君臣事要略,且品題少資清聽。
三國分,事頭多,不相統制。
賭神通,憑手段,各用能人。
觑國勢,據中原,曹丕篡漢。
論君臣,依正理,漢主為尊。
劉先主,擅梟雄,拊髀人物。
百遭輸,志不折,新野屯兵。
伸大義,訪賢才,草廬三顧。
起臥龍,偕鳳雛,魚水同心。
敗長坂,走江陵,人心愈固。
結孫權,鏖赤壁,俊傑雲蒸。
併劉璋,馘夏侯,跨連荊益。
建安絕,章武興,漢中即位。
把一隅,承大統,枝葉彰明。
因愛將,討孫權,猇亭失利。
一把火,被折辱,陸遜書生。
白帝城,駐御營,幽憂病篤。
永安宮,託孤詔,地慘天昏。
劉後主,信阿衡,通吳報使。
乘閒暇,征瀘水,孟獲南擒。
狠仲達,甘巾幗,只不交兵。
葫蘆谷,用奇謀,天燒不着。
五丈原,長星落,漢火消沉。
姜車騎,繼祁山,中原九伐。
老譙周,讎國論,還欠公平。
寵黃皓,疎忠謀,陰平失守。
懸崖寇,來鄧艾,無計支撐。
諸葛瞻,北地王,身殉社稷。
如斗膽,空割裂,天日終沉。
此間樂,佯不思,先人墳墓。
安樂公,傳數祀,煞有深心。
中原地,魏曹丕,承其父業。
篡炎劉,即帝位,國運初興。
改年號,為黄初,建都西洛。
要吞吳,無計策,幾度勞心。
貶陳思,燃荳萁,同根煎逼。
蔑天倫,禽獸行,廣肆淫烝。
違父言,寵司馬,養留禍種。
狼顧相,同槽夢,怪兆先徵。
寵其妾,殺其妻,幾乎害子。
獵圍中,聞泣諫,改念全恩。
魏明帝,料功能,容言納諫。
作都官,考課法,黜陟羣臣。
更可惜,薄宗藩,維城無衞。
侈宫室,空帑藏,鑄造銅人。
立養子,齊王芳,爽懿共政。
伏獸睡,突時發,何鄧駢刑。
殺王凌,害曹彪,悉夷三族。
司馬師,奪印綬,貶主藩臣。
迎立起,高貴公,扶持六載。
慮時危,行戰討,志殄權臣。
機不密,事無成,登車用劍。
血淋漓,成濟刃,做了寃魂。
常道公,平西蜀,纔方二載。
司馬炎,求禪位,孤寡欺凌。
算曹氏,占中原,慌慌四紀。
敗將來,撐不住,付與他人。
思往日,逞英雄,興風作浪。
轉回頭,如一夢,滅影潛形。
東吳主,孫仲謀,聰明智勇。
父虎將,兄獅兒,奮起江東。
父兄死,自軒昂,報讎黄祖。
奄荊揚,薄南海,霸據金陵。
納魯肅,任周瑜,同心戮力。
戰三江,屯夏口,斫案崢嶸。
將親妹,鎖蛟龍,錦囊計拙。
爭荊州,白衣櫓,壞了同盟。
呂蒙死,陸遜承,支吾元德。
孔明相,費禕來,吳蜀重親。
丕觀濤,歎天限,屈身雄略。
自稱尊,大皇帝,烈烈轟轟。
傳其子,會稽王,年方十六。
假惺惺,好問難,取怒孫琳。
吳景帝,逼其亡,不能廕子。
鳥程侯,頑且暴,怎保長存。
料難敵,陸鬬羊,交懽邊境。
更添着,鑿鼻眼,何等淫刑。
晉武帝,大興師,樓船直下。
石頭城,風威利,束手降臣。
五十载,王氣銷,江沉鐵鎖。
盼黃旗,瞻紫蓋,讖兆成塵。
勞攘攘,幾千場,將軍戰马。
絮叨叨,三國志,故紙遺文。
司馬氏,總收拾,江山一統。
啟封疆,稱武帝,晉室龍興。
火焚了,雉頭裘,留心儉約。
駕羊車,遊內苑,遽作荒淫。
最失策,銷兵備,養戎不徙。
賣官錢,入私室,反遜桓靈。
傳授與,不才兒,南風穢烈。
肉糜癡,蝦蟆蠢,木偶為心。
大臣宰,尚清談,人無遠慮。
眾親王,興禍亂,骨肉兵爭。
嵇侍中,血淋漓,蕩陰死節。
東則東,西則西,中毒亡身。
懷帝立,志有為,傳餐親政。
痛銅鉈,委荊棘,受縛華林。
愍帝立,勢難支,接踵繫擄。
捧杯盤,執傘蓋,殒命胡廷。
劉元海,亂倡先,五胡雲擾。
瑯琊王,走江左,六代瓜分。
想西晉,創根基,謀心不善。
老仲達,無比賽,詭詐兇心。
螳後雀,躡前踪,曹瞞篡漢。
馬中牛,循往事,吕政承秦。
單逞縱,己之能,傳家計策。
不提防,天眼轉,果報相尋。
翻滾滾,擁將來,雨摧黄潦。
渺茫茫,消散去,風捲殘雲。
從此後,洛陽天,無緣再覩。
割江東,半塊土,小小乾坤。
東晉主,瑯琊王,白板天子。
化龍後,賴人望,建業登宸。
劉越石,枕干戈,聞雞起舞。
祖士雅,渡江楫,誓掃烟塵。
逆天理,害無辜,輕誅督運。
徒灑却,新亭淚,玩愒因循。
兼吳會,不能復,侵疆咫尺。
王與馬,共天下,反了王敦。
憂成病,喪身軀,傳之明帝。
親決戰,除大憝,果斷剛明。
恰三年,傳成帝,蘇峻稱亂。
元規塵,挑强賊,國母憂崩。
絕裾溫,運甓陶,入平禍難。
王茂弘,求故節,見笑豪英。
十七禩,康帝立,悤悤二載。
晉穆帝,襁褓立,無嗣相承。
殷深源,負虛名,書空管葛。
桓元子,總强兵,劫制朝廷。
晉哀帝,病纏身,四年彈指。
海西公,刚六載,贬做藩臣。
簡文帝,赧献流,清談差勝。
二年來,交付與,幼子儲君。
孝武帝,相謝安,圍碁破敵。
八公山,風鶴唳,草木皆兵。
甫能勾,倖免得,苻氐僕射。
遽驕淫,貪酒色,杯酒長星。
信佛法,敬僧尼,家居撞壞。
被蒙頭,清暑殿,戲犯陰人。
晉安帝,幼冲年,紀綱破碎。
東西錄,專殺柄,反了孫恩。
水仙妖,煽惑民,坑屠糜爛。
桓元來,稱楚帝,潯陽遷劫。
亂荒荒,草澤間,崛起英雄。
劉下邳,滅桓元,乘機遘會。
劉穆之,王鎮惡,文武稱能。
加九錫,封宋公,龍行虎步。
就東堂,下毒手,讖應昌明。
晉恭帝,貶零陵,一年有半。
掩重衾,活搗殺,窨氣吞聲。
十五帝,百餘年,東西兩晉。
眼巴巴,空四海,不見崢嶸。
從此後,晉江山,歸之劉宋。
望中原,徒感歎,胡馬縱横。
南北史,兩頭分,强攻弱守。
鬼神愁,天地慘,苦殺生靈。
生靈血混長江水 一陣風來草木腥
豪傑千年往事,漁樵一曲高歌。烏飛兔走疾如梭,眨眼風驚雨过。 妙筆龍韜虎略,英雄鐵馬金戈。爭名奪利竟如何,必有收因結果。 西江月
龍爭虎鬬何時了 結果收棺事怎休
廿一史彈詞註卷之五
第五段 說南北史 清平樂
閒行間坐,不必爭人我。百歲光陰彈指過,成得其麼功果。 昨日羯鼓催花,今朝疎柳啼鴉。王謝堂前燕子,不知飛入誰家。 詩曰:
燕子來時春雪消,幾家留得舊窩巢。風流王謝無蹤跡,剩水殘山似六朝。
剩水殘山古又今,達時人物此登臨。詩唫杜牧孤鴻句,淚落雍門一操琴。老去深藏經濟手,病來灰却戰爭心。殘篇話到興亡處,閒悶閒愁海樣深。詠月唫風詩罷講,談今道古話重論。花花草草春如舊,古古今今事不倫。昨日紅顏今日老,前人事業後人評。冰絃横寫宫商調,話本敷宣錦繡文。不用新詞誇粉黛,全將故典說豪英。話傳史記中间事,論采儒官筆下文。躍馬横鎗誇猛將,鋪謀定策羡文人。文添秀士經綸志,武助英雄戰鬬心。寶劍重磨光射斗,金鐘再撞響穿雲。知音君子休心困,再聽新文接舊文。
詞分兩項,事有別端。昨來說到三國鼎分,話兼兩晉。今日整理六朝人物,直至隋文東晉末[按此當作隋文篡周末。東晉二字疑誤]。
劉宋者,劉裕篡了司馬氏,是為宋高祖[永初 在位三年],傳
廢主營陽王[景平 在位一年]
文帝[元嘉 在位三十年]
孝武帝[孝建 大明在位十一年]
前廢主子業[景初 在位一年]
明帝[泰始 泰豫在位六年]
後廢主昱[元徽 在位五年]
顺帝[昇平 在位三年]
凡八主六十年,蕭道成篡之。
蕭齊者,蕭道成是為齊太祖[建元 在位四年],傳
武帝[永明 在位十一年]
鬱林王[隆昌 在位六月]
海陵王[延興 在位六月]
明帝[建武 永泰在位五年]
東昏侯[永光 在位二年]
和帝[中興 在位一年]
凡七主,共二十四年。蕭衍篡之。
蕭梁者,蕭衍是為梁武帝[天監 普通 大通 中大通 大同 中大同 太清 在位四十八年],傳
簡文帝[大寶 在位二年]
元帝[承聖 在位三年]
敬帝[紹泰 在位三年]
凡四主,共五十六年,陳霸先篡之。
陳陳者,陳霸先是為陳武帝[永定 在位三年],傳之
文帝[天嘉 天康在位七年]
臨海王[光大 在位二年]
宣帝[大建 在位十四年]
後主[至德 禎明在位七年]
凡五主,共三十三年。
蕭詧者,借兵西魏,殺叔元帝,稱帝江陵,名後梁[大定 在位七年],傳
巋[天保 在位二十四年]
琮[廣運 在位二年]
凡三主,共三十三年,被隋廢,國除。
宋齊梁陳,謂之南朝,皆在金陵建都。那時元魏拓拔氏自稱皇帝,謂之北朝,同天共日。後高齊、宇文周接連在北。按元魏之初,三國曹魏景元二年,有匈奴索頭沙漠汗入貢,至晉武帝咸寧九年復來入貢。衛瓘表奏,留在并州。後世子孫拓拔珪稱帝,建號魏國,是為五胡後北朝之始。
北朝魏太祖者,姓拓拔名珪,號稱道武皇帝[天興 天賜稱帝十二年],傳之
明元[永興神瑞泰常 在位十一年]
太武[始光 神《鹿加》 延和 太延太平真君 在位二十八年]
文成[興安 興光 太安和平 在位十四年]
獻文[天安 皇興在位五年]
孝文[延興 承明 大和在位二十九年]
宣武帝[景明 正始 永平延昌 在位十六年]
孝明[熙平 神龜 正光 孝昌 武泰 在位十三年]
子釗
孝莊[永安 在位三年]
敬帝[建明 在位一年]
節閔[普泰 在位一年]
中興王[中興 在位一年]
孝武[永熙 在位三年]
靜帝[天平 元象興和 在位十七年]
文帝[大統 武定在位十六年]
廢帝[在位二年]
恭帝[在位四年]凡一十七主共一百六十年
孝武時,丞相高歡奉靜帝遷居鄴都,是為東魏;丞相宇文泰奉文帝遷都長安,是為西魏。傳廢帝、恭帝,後來高歡之子高洋奪了東魏,是為北齊;宇文泰之子宇文覺奪了西魏,是為後周。
北齊者,如高洋篡東魏,僭號文宣帝[天寶在在位十年],傳
廢帝[乾明 在位一年]
孝昭[皇建 在位一年]
武成[太寧 河清 在位四年]
後主[天統 武平隆化承光 在位十二年]
五主,共二十八年,為周武帝所滅。
後周者,始宇文覺篡西魏,僭號孝閔帝[在位一年],傳之
明帝[武成 在位四年]
武帝[保定 天和 建德 在位十七年]
滅了高齊,再傳
宣帝[宣政 在位二年]
靜帝[大象 在位二年]
凡五主,共二十六年,被靜帝外公楊堅篡奪外甥之位,滅了周朝,南併陳後主,天下方纔一統。南北兩朝共計一百七十三年。中間五胡亂華,有五涼四燕三秦二趙一夏一蜀,共十六國,迭興迭滅,於晉魏之间。未及細論,且將南史北史流傳世代、興亡治亂因繇,略加品題,以奉知音。
東晉主,北朝强,江南寡弱。
義熙年,桓元反,國勢伶仃。
劉寄奴,起義兵,祛除逆黨。
生擒著,數天子,北戰南征。
專廢立,總百官,志方曹操。
老奸雄,無對手,二十餘春。
敦孝道,謹威儀,清心寡欲。
簡嬉遊,甘衣素,不置妃嬪。
禁奢侈,却禎祥,身兼八行。
占龍牀,一二載,稱了平生。
所可恨,不儘肖,兩番弑主。
不仁心,天鑒察,自有支分。
臨顧命,戒當朝,無煩母后。
營陽王,親長子,寸善無聞。
廢喪禮,拒忠言,褻狎左右。
徐羡之,行廢弒,文帝稱尊。
宋文帝,享長年,康寧治理。
挑强敵,勤遠略,白面書生。
羊禦狼,空歎息,縱横胡馬。
聽讒言,殺道濟,自壞長城。
輕戰伐,禍生靈,燕巢林木。
兇兒報,因巫蠱,手刃其親。
宋孝武,誅逆邵,新亭即位。
義宣反,竟陵反,內醜難聞。
恣侮慢,老傖悭,狎遊拒諫。
笑高皇,田舍翁,葛布燈籠。
貪酒色,肆淫刑,繁興土木。
世相承,刀廝戮,不顧人倫。
昏醉了,十一年,傳之子業。
踵遺踪,狂且暴,穢德閨門。
姑新蔡,姊山陰,人倫道盡。
戲列祖,芟宗姓,悖虐人禽。
真天子,出湘中,赝不及熟。
因射鬼,竹林堂,刀下亡身。
明帝彧,甫即位,子勛爭立。
討江州,誅鄧琬,遽害休仁。
忍秉心,假文談,嫌人觸諱。
剪宗枝,殺同氣,傳祚螟蛉。
元徽主,李將軍,興心酖母。
張刀鋸,布鋋矛,路絕行人。
蕭領軍,腹射骲,君臣懷忌。
跳臺岡,偷狗喫,授首於人。
宋順帝,走丹陽,齊公受禪。
可憐哉,石頭城,袁粲捐生。
願勿生,帝王家,相承報應。
下金街,彈指哭,既换家门。
宋八主,六十年,匆匆過了。
元嘉後,何曾見,一日昇平。
齊高帝,蕭道成,深沉雅重。
仗王褚,移宋鼎,廢弒嗣君。
愛猶子,宣城鸞,階之為禍。
躬節儉,期十載,糞土黃金。
無大功,竊宸居,四年享祚。
老升遐,傳長子,寶位相承。
齊武帝,性剛明,總持大體。
革晉宋,因仍弊,府庫充盈。
外和魏,內恤民,甚稱良主。
愛羽毛,疎骨肉,猿響哀鳴。
大不幸,子先亡,太孫傳統。
鬱林王,六箇月,見弒宣城。
海陵王,未半载,仍前被害。
宣城鸞,堂叔祖,占了龍庭。
魏臨江,詰廢立,漢宣謬比。
索香火,殄十王,以次行刑。
豺狼性,五年終,傳之寶卷。
嬖潘妃,行淫亂,蓮步生金。
圍城中,恬不思,笙歌內院。
南康王,親弟兄,弑貶東昏。
齊和帝,弒其兄,委身蕭衍。
貶巴陵,求醉酒,毒以生金。
齊七主,短光陰,二十四載。
可憐生,風雨過,敗壞無存。
梁武帝,報兄雠,生心奪位。
廣文學,勤庶政,禮待羣臣。
却献奉,抑奢靡,求成于魏。
天監世,治安久,年歲豐登。
敬佛法,造浮圖,捨身同泰。
戒宰殺,宗廟祀,麫做犧牲。
信守牧,來降夢,猿猴納叛。
薄心腸,致激變,强弩衝城。
果然是,林池殃,金甌缺壞。
荷荷聲,索蜜水,餓死臺城。
簡文帝,受拘持,寄身虎吻。
樂遊苑,聽笙歌,無限傷情。
迫禪位,豫章王,土囊遇弒。
子棟立,被幽囚,景自稱尊。
梁元帝,起湘東,傷殘骨肉。
視父兄,在急難,全不關心。
淮海鯨,載鹽屍,方纔授首。
討蜀紀,絕屬籍,狠刈同根。
著戎衣,御龍光,聽講老子。
魏于謹,率兵來,欲避無門。
焚圖書,數萬卷,斯文煨燼。
巡城歌,西陵歎,酸鼻難聞。
詧殺叔,帝江陵,後梁建號。
傳巋琮,被隋朝,廢作平民。
梁敬帝,倚陳公,廢而復立。
到頭來,遭逼篡,貶號江陰。
陳高祖,名霸先,梁朝宰輔。
起江州,討侯景,屢建功勳。
刈僧辨,廢淵明,弈棋建置。
剪王琳,敗齊師,兵不留行。
抉敬帝,總朝權,終行篡奪。
減珍羞,用瓦器,諂事胡神。
有二子,陷長安,內無儲嗣。
臨川王,兄之子,即位稱尊。
陳文帝,起艱難,投籤警惕。
殺衡陽,忘大德,不算仁君。
陳廢帝,性懦弱,貶居臨海。
安成王,高祖嗣,合禮為君。
陳宣帝,事文皇,力辭儲副。
既持權,欺寡弱,信義何存。
焚雲錦,却青牛,兩云恭儉。
盟百官,侵梁境,舉動佻輕。
臨晏駕,孝堂中,羣兒作亂。
下棺頭,收拾在,後主長城。
鑼鼓鬧,曲聲沉,金釵玉樹。
戰塵生,風刮倒,結綺臨春。
鍾陵山,大軍輪,蕭郎束手。
朱雀門,擒虎入,文武逃奔。
談王氣,誇天塹,賦詩縱酒。
自有計,投眢井,基業銷沉。
天分剖,三百年,乾坤瓜裂。
半東西,半南北,兩下崢嶸。
經戰馬,骨如山,生靈虀醢。
動刀鎗,血混水,河洛羶腥。
隋文帝,併周陳,寧南靜北。
總江山,歸一統,望想昇平。
此一段,說南朝,四家興废。
據偏方,些小地,何足云云。
南朝事,半邊天,長江隔界。
北朝君,同日月,再有評論。
按北史,魏居先,匈奴種類。
曹魏時,沙漠汗,入貢來賓。
道武帝,拓拔珪,興於晉末。
戊戌年,即帝位,建國平城。
修制度,飾規模,天資信美。
鍊金丹,崇左道,不算聰明。
雷震殿,怨神靈,疑心狠劣。
殺人夫,奪人婦,敗壞人倫。
奸生子,夜踰牆,親行手刃。
犬羊心,終不善,天理難容。
明元帝,討兇人,能行孝道。
舉八公,同聽政,不棄先臣。
清郡縣,討柔然,諸邦助祭。
控西秦,奪宋境,展到金墉。
太武帝,儘英雄,光南耀北。
應童謠,蒼龍年,開江飲馬。
殘六州,丁壯盡,槊戲孩嬰。
興道法,立天師,尊崇孔聖。
禁巫術,毁佛教,剪滅沙門。
笑崔浩,比子房,自招赤族。
欽高允,秉忠直,死不欺君。
能斬斷,殺心多,先誅有悔。
信讒言,惑宗愛,天喪賢儲。
奴欺主,再行凶,蕭牆禍起。
隴西王,誅賊子,奉立皇孫。
文成帝,善安民,重興佛教。
察誣言,誅有罪,保護忠臣。
献文帝,挺雄姿,肅清朝野。
好浮屠,悅黃老,厭世遺塵。
傳位與,五歲兒,自稱太上。
馮太后,起邪謀,酖死宫庭。
孝文帝,性寬慈,精勤庶務。
重文學,滅圖讖,儉素持身。
遷大駕,入洛陽,改稱元氏。
殺中宮,誅太子,頗礙人倫。
宣武帝,任宗親,奸邪亂政。
民生離,反叛起,國勢侵凌。
孝明帝,幼冲年,承傳大寶。
胡太后,稱制命,穢德彰聞。
羽林軍,焚近臣,英雄竊歎。
葛榮亂,戒嚴討,屢不成行。
爾朱榮,賀六渾,入清君側。
眾奸臣,唆太后,酖弒其君。
臨洮釗,纔三齡,被沉水底。
縱胡騎,殺朝士,至二千人。
範黄金,鑄不就,帝王形像。
肅宗嬪,新皇后,重耳辰嬴。
孝莊帝,志雄剛,難禁劫制。
定計策,手刃了,天柱將軍。
爾朱兆,合世隆,連兵向闕。
被幽囚,及其子,死在空門。
晔恭朗,一年中,浮漚起滅。
高丞相,扶孝帝,自總朝廷。
縱蛟龍,得雲雨,掌兵六鎮。
滅爾朱,調番漢,善任知人。
納君后,復夷婚,健誇兩婦。
任敖曹,倚彭樂,勇冠三軍。
剛兩载,足疑心,逐君背叛。
大將軍,宇文泰,挾入咸秦。
因內亂,酒盃中,遭逢鴆毒。
孝文孫,元寶炬,繼武稱尊。
歡拜表,入洛陽,手扶善見。
駐鄴都,稱東魏,別立乾坤。
從此後,兩交兵,互相勝敗。
韋孝寬,守金墉,渤海銷魂。
高澄死,弟高洋,弒君篡國。
西文皇,捐社稷,嗣子欽承。
宇文泰,弒其君,復其本姓。
齊王廓,立三载,貶宋稱公。
拓跋氏,析為二,一十六主。
宋齊梁,同歲月,百六十春。
北齊者,自高洋,奪之東魏。
號文宣,居晉冀,築起長城。
初時節,算英明,神謀比父。
拒黑獺,破柔然,行陣躬親。
貪酒色,渐昏狂,酣歌醉舞。
露身形,塗粉黛,剪刈宗親。
逼親嫂,亂人倫,刀環築姪。
臨死來,懦兒憐,也自傷心。
齊廢帝,一年來,常山下手。
孝昭皇,馬跌死,報應分明。
武成帝,繼其兄,殺其猶子。
斛律妃,握寶玦,哀惨難闻。
和士開,通胡后,反誅龍子。
四年餘,稱太上,傳與東宮。
後主緯,自稱呼,無愁天子。
百升飛,高山倒,敗壞家門。
陸令萱,穆提婆,一班邪佞。
馮小憐,號續命,攻戰偕行。
少不得,算周朝,生擒父子。
至長安,差按舞,剪滅無存。
後周朝,宇文覺,稱尊孝閔。
仗尊翁,為冢宰,西魏權臣。
丁丑年,稱天王,長安即位。
一年餘,遭叔父,奪與其兄。
明皇毓,立四年,仍逢毒弒。
武皇邕,能果斷,內難夷平。
大作為,任賢才,恤民愛士。
待將卒,親執手,剪滅齊隣。
宣帝贇,逞淫刑,盤遊浪蕩。
倚中官,立五后,喑啞而崩。
靜帝闡,受親傳,彎拴二載。
一家兒,虀粉在,外祖隋文。
齊五主,僅盤桓,二十八载。
宇文周,同天日,少二年春。
周取齊,四年後,楊堅篡國。
論興亡,同一轍,枉鬧乾坤。
到頭一枕南柯夢 苦殺無辜四海民
颯颯西風渭水,蕭蕭落葉長安。英雄回首北邙山,虎鬬龍爭過眼。 閒看壩橋楊柳,凄凉露冷風寒。断蟬聲裏凭闌干,不覺斜陽又晚。 西江月
明朝又有新條在 惱亂春風卒未休
廿一史彈詞註卷之六